马上注册加入红色小队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社区。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立即注册
x
本帖最后由 HudenJear 于 2019-3-18 13:36 编辑
自从17年末的时候我组装了一个MATX,这个机器去年没有进行过什么大的升级,主要是时机一直不成熟,AMD一直没有更新更强的显卡,CPU方面进步也不是很大,MATX能放心用到2020的也没有几块
但是就在最近,我的Radeon VII终于买到了,测试也已经做完了,是时候准备一个合适的机器来放他了。我立即想到了当时我装的那个信仰MATX,趁着现在华硕也出了一个TUF Pro的MATX主板,赶紧给自己的AMD信仰机来一次有排面的升级
首先是主板和上面的各种配件,上一次用的是4x4的内存,这次直接换成了2x8,因为三星edie在AM4的超频能力似乎确实不如海力士最新的CJR,硬盘没有换的必要,还是原来的SM961 256G
主板使用了华硕的B450M TUF PRO GAMING,这个主板比起基础的TUF GAMING加强了不少,主板上的接口更丰富,供电更强,足够一般玩家用到AM4淘汰了
主板虽然叫TUF PRO,但是还是从属于TUF GAMING,所以价格也不是很高,定位也不如STRIX之类的中高端,性价比在同价位主板中还不错
强化之后的供电部分比起B350M TUF的弟弟供电,简直就是天壤之别
第一条PCIEx16移到了第二槽,加强显卡和散热的兼容性,给了两个2280的插槽,第一个直连CPU,第二个是只跑在芯片组上
接着摸出新买的一块R7 2700,现在淘宝出现了2700的散片,有一定可能是oem流出,更有可能是二手回收没有盒子的。主要是2700这玩意儿也不好超,雷不雷无所谓,散片也省的我这里多一个原装散热了
内存用的是上次测试的时候用过的幻光戟3200C16,买的时候没注意,最近发现这内存居然是海力士CJR的,运气属实不错
B450M TUF PRO是支持AURASYNC同步的,效果应该会不错
硬盘还是之前用的SM961,这个16年的顶级性能盘现在都足够敷用,买的时候256G花了800,现在二手盘都要杀入400了,NAND降价真是可怕啊
主板上的配件基本组装结束
摸出一个从电脑城垃圾堆捡来的Wraith MAX散热,在2700X里面会送一个这个散热的加强版,我这个是初版,灯光效果并没有之后那个这么绚丽,纯粹的感觉也不错
这个散热的配置比起一般的下压并没有什么好吹的,高度不算很低,4热管配置,底座是纯铜但是没有打磨,也没有镀镍,属于正常水平,效果不如酷冷的暴雪T400,但是有信仰加成
散热装上去,没有和高马甲的幻光戟冲突,线也可以放在散热片下面,主板上半部分区域的利用程度还是很不错的,高度也和公版卡一样高
主板准备就绪,可以准备机箱部分了
机箱还是原来的,但是电源换了个更好的,一来是金牌效率发热小点,二来是模组线走线更方便,不需要上一次用到的延长线了
机箱的CNC工艺还是不错的,表面都有拉丝,质感也可以,就是料都很薄,一直想找朋友自己出图重置这个机箱,但是也怕侵权什么的就没搞
玻璃侧透,手拧螺丝,都是现在机箱比较常见的配置
上面的防尘网是双层的,比较厚,需要两个风压大点的风扇吹一下
电源前置,通过一根延长线链接到后面
PCI插槽上面还有专门的防尘板,安装起来也挺方便。这个机箱我之前发过开箱,如果有想看的朋友可以翻出来看一看
电源买的是酷冷的新货V650,上次买了V550之后觉得这个新系列好像也不错,和两个大厂的金牌全模使用体验其实差不多,都有停转,保修也属于传家宝的10年质保
背面有各种特性的介绍,还包含了电源的效率、风扇转速线、总长度和其他信息
V550的CPU和PCIE线都只有1根,而在V650上面,CPU线和PCIE的8pin都给了两根,这下装机就方便很多了
开箱了,还是和V550一样的排布,电源用一个袋子包装,线材则是分开放在旁边
所有的内含物
电源本体感觉比其他的金牌模组大一点,其他的都偏向于正方形的,这个的长度好像多了1cm,装机的时候其实没有什么影响
酷冷的标志做得很精致
电源的接口是按照线材的多寡来决定的,没有某些电源上面的冗余设计,不过不同种类的线材接口全部使用防呆设计,基本不会出错
侧面有V650的标志,加强电源的颜值
背面的接口和开关都非常标准,一个电路总开关,一个风扇模式开关
电源的12V总量达到了将近650w,也就是说,带着满功率运转的2700和Radeon VII才使用到一半左右,2700超点频完全没有关系
线材这个小包也挺精致的
所有的线材一览,全部都是黑色扁线,柔软度好,占用空间便于整合,极大地降低走线难度
留出这一次装机需要用到的一个CPU和一个PCIE线,以及必要的电源24p之外就完全不需要其他线材了,模组电源的优势就是在此,不需要的线不会占用原本就不大的钢炮空间
上次装机之后我发现顶部的两个KF120实际效果一般,可能是风压不是很够的原因,所以这次换成其他的了,鉴于KF120进出风的风量还不错,所以还是留了一个进风用

上面是两个酷冷的MF122r,这个风扇的扇形是均衡型的,吹排进风都不错,所以这次拿来在风阻比较大的地方进风用

然后再把电源装进去,接上电源220V的延长线,一直延伸到机箱的背后,这下就可以在后面接电源线了

电源装好之后再装模组线,把两根线牵到前面来,给主板和显卡留着,还有一根cpu先穿到后面,装主板之后就能走背线


装上主板,散热小很多的好处就是装主板非常方便

接上各种线材,跳线和音频长度基本正好,这个机箱的USB是2合1的,如果主板没有USB3,0就能用那一个2.0的接口

主板的24pin可以捆在后面,这样就完全不会受到显卡长度影响,空间整合更方便

下方放一个进风的扇子KF120 ,因为这个扇子是一直以来就放在这个机箱上面的,所有有些灰

背后出风的扇子使用Reeven的14cm扇子,14cm天生优势就比12的扇子大一些,这个风扇算是14cm中素质比较优秀的,肩负两个部件的出风应该也没什么问题

三个进风的扇子连接在一起,用一个Hub接到主板上,出风单独走一个4pin,这个Hub也是之前用在这个机器上的,正好也不用买新的了

然后关上后盖,这下机箱也基本准备好,只剩下一张显卡需要装

摸出一张Radeon VII,之前我发过开箱,这张显卡是目前AMD性能最强的游戏卡,做工精细散热也不错,公版长度兼容性也好,非常好看的手办级显卡

显卡侧面有信仰灯和一个红色R的方块,全卡的外壳是铝合金磨砂表面,质感极佳

装进机器,两把风扇对着显卡吹,在这个风量下,散热应该没有什么大问题了

我尽量让显卡的供电线避开红色R方块,不然挡住了就有点可惜了

因为这个机箱结构是倒置的,所以显卡的信仰灯正好反过来了,有点遗憾

机器装好的整体效果,比起上一次装机是不是感觉强多了?



开机,看一看黑暗中的灯光效果。下面的幻光戟和Wraith Max是可以通过Aura同步的,显卡则是常亮红色灯光,这一代RadeonVII取消了GPU Tach设计,灯光看起来更纯正

纯红色AMD信仰色

上面的两把MF122r也是可以通过Aura同步的,整体效果不错

红色Radeon方块清澈透亮,下面的Wraith Max和幻光戟浑然一体,使人获得AMD信仰加成(性能+50%)


开机之后简单超频一下,因为散热条件所以只给到了4.0G+3200MHz,显卡则是稍微降了一点电压,到了1027mV,这下日常使用应该也不会很热

简单跑一下测试,CPU跑一个CR15,总分1785,虽然比不上上一次跑的1857,但这个分已经比上一代的1700高不少了

降压+减功耗上限,让Radeon7的跑分比在测试环境里面少了一些,这点细微的差距我恐怕用不出来,既然能稳定,那就这么用着吧

总结Matx这个主板规格是介于ATX和itx之间的,在顶级上面必然不如ATX能放下的东西多,在体积方面必然也不如itx的规模小,所以处于一个中庸的位置。这个中庸的位置给Matx带来了很大的好处,那就是主板的具体规模可变范围大,而且价格也可以做的比较低,接口方面完全满足单卡玩家的需求,Matx机箱也能比ATX小一些轻一些,所以普通玩家装机我一般都是推荐Matx的
这个Matx的性能是目前比较领先的了,散热环境也比较好。R7 2700@4G加上3200MHz双通道8x2,Radeon VII也足以匹敌一下1080Ti了。这样一看,其实不需要顶级主板的时候Matx完全足够一般玩家,所以以后大家装机的时候也不如考虑下用一个Matx,用了之后就知道它的优势所在了
最后送上一张图,谢谢大家
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