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上注册加入红色小队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社区。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立即注册
x
前言
2015年6月14日,AMD带来了携创新的HBM显存技术的显卡——Radeon R9 Fury X,从而又一次带领了显存技术的潮流。得益于HBM显存的强大性能,Fiji核心的性能较上一代产品得到了长足提升,HBM显存的首次亮相就惊艳四座。
发布会当天,AMD一共宣布了四款使用Fiji核心以及HBM显存的显卡,分别是旗舰级的Fury X,高端级的Fury,特别设计的小尺寸低功耗卡Nano,以及发烧级的双Fiji核心显卡(尚未公布命名)。其中,Fury X未开放非公版设计,全部使用统一的19cm短卡+水冷散热器的设计,虽然温度及噪音都控制的非常优秀,不过厂商们都使用一个外观未免有点单调,好在AMD官方提供了外壳3D打印模板供玩家尝试;神秘的Nano和Dual Fiji尚未有更多的消息公布;而Fury则是开放了非公版设计,从散热器到PCB以及外观均可由厂商自由定制,是厂商展示实力以及玩家彰显个性的好平台,最终定于7月14日发售。
此次我有幸作为大陆首发Fury的幸运儿之一,拿到了由蓝宝科技提供的蓝宝石Sapphire TRI-X Radeon R9 Fury显卡,让我们一起看一看将HBM显存带入更广大世界的R9 Fury的性能到底如何。
规格介绍
相较于完整的Fiji XT核心,R9 Fury所使用的Fiji Pro核心屏蔽了8个流处理器组,同时也屏蔽了附带的每组4个纹理单元共32个,但是ROP没有和流处理器组绑定,因此没有屏蔽,还是完整的64个。而Fiji核心最引以为豪的HBM显存依然是每颗1GB容量、1024bit,共四颗4096bit、4GB,并运行在1Ghz频率上,能够为庞大的核心带来每秒512GB的恐怖吞吐量,保证了性能的发挥。总体来看,流处理器虽然削减了12%,但是其他的并没有缩水,按照以前的经验来看,Fiji Pro的性能大致会在Fiji XT的90%左右。
产品解析
此次我拿到的是蓝宝Radeon R9 Fury Tri-X,还是特别的OC版本,频率提升到了1040Mhz,包装上沿袭了Tri-X的一贯风格,不过中间开窗,露出了显卡散热器的一角。
包装背面,主要是显卡功能及特性的介绍。,需要指出的是蓝宝此次在附件上相当厚道,除了提供了一根1.8m的HDMI线之外还提供了一个DP转DVI的转接头。
显卡本体,正面上咋一看和R9 390/290的Tri-X版本差别不大。
背面,PCB长度暴露出了公版设计。
和I家的某卡比比长度,也是走的砖头风格。
和HIS的R9 280X相比,长度差不多,都有近30cm了。
接口,由于是使用了公版,所以也和Fury X一样的3DP+1HDMI接口的设计。
散热器使用了3个9cm风扇,实际使用中很安静,实际上三风扇散热方案除了丑没有什么短板…据称可以把显卡满载工作温度压制在75度以下,HBM显存也不适合在高温下工作,会有物理损坏的可能。
背面有背板好评,固定用了好多螺丝…背板不是原厂那种肤质吸灰材质的,而是黑色磨砂。不过此次全新设计的背板很漂亮,说起来我一直对核心背面开口不太理解,做成原厂背板那样的然后用个导热垫啥的是不是还能辅助核心散热…PS:顶部信仰灯去掉了差评!
没有PCB的地方是散热器的支架,这个支架一直把整个散热器支撑了起来,连接着PCB的散热板,一开始我还以为是塑料支架,后来仔细看了看竟然是铝合金的,眼拙该死该死。整个支架就是以前的显存散热板,不过现在没有显存了就改成了为整个PCB加固以及散热了。
负载灯,原厂默认是红色设置,蓝宝在这里改成了蓝宝特色的蓝色灯,这个设置可以通过显卡背面的开关更改,夏天用蓝色凉快~
AMD LOGO,纯正血统的认证。也许只有第一批货会使用公版或者公版加强版设计,后期会慢慢转入非公版设计,对于我这种公版控来说,这个LOGO就是信仰!
背板背面,还加了塑料垫绝缘,这点比原厂的细节强了很多好评。
拆下散热器,可以看到这次的散热器规模非常庞大,粗壮的5热管穿插其中,其中1个8mm,4个6mm,再加上致密的散热鳍片和三风扇,应该可以压制住Fiji核心。
散热器的官方介绍。
PCB全貌,完全公版设计,除了核心以外和Fury X几乎没有任何不同,只是去掉了右下角的水泵控制接口,放眼望去是满满的堆料(原来CF接口那里依然迷之空焊),不过长度上有点GTX670公版的即视感…说起来上次我发在卡巴的FuryX拆解帖子被某家盗去了,还说是来自外媒,我也是醉了…咱也当了回外媒
核心,手头没有特别好的硅脂,也为了还原用户正常的使用情况,就没有换硅脂了,外观看起来是和Fiji XT一模一样的,最重要的HBM显存一点也没有少。
供电部分,使用了4+2相供电,设定的额定功率可以支持到8+8pin的375W,应对275W的Fiji核心绰绰有余。
供电接口,和Fury X一样使用了双8pin,不过风冷可不能像水冷那样玩法,大家还是悠着点吧。
负载灯的实际工作效果,蓝色灯和白色主板倒是挺搭的~
基础性能测试
为了发挥出Fury的性能,特别贡献了我的I卡测试平台23333333
测试平台:
CPU:Core i7 5820K @3.6Ghz
散热器:Silverstone HE-01
内存:Crucial镁光铂胜 DDR4 2400 8G X4
主板:ASUS华硕 X99-Deluxe
显卡:Sapphire蓝宝石 Radeon R9 Fury Tri-X
硬盘:Intel 730 480GB
电源:SeaSonic Platinum-1000
首先是3D Mark 2013的测试,先从Fire Strike开始,很随意的跑出了13042分,对比论坛里yybt的跑分,他的Fury X在15.15驱动下这一项的分数是13181,几乎没有差距。找了个980公版的成绩,此项在4770K下是10677分,相信更换了驱动和CPU也不会再提升30%,Fury妥妥的碾压预定的对手GTX980。15.7驱动对于Fiji核心的性能提升很明显,建议每一个Fiji用户都更新15.7驱动。R9 290X首发驱动和最新驱动的巨大性能差距可见一斑。
Firestrike Extreme,这一次Fury拿下了6887分,对比的Fury X是7123分,差距稍微大了点。GTX980公版的分数是5334,又是大幅度超越。
Fiji家族的强项,4K分辨率测试,3747分,对比的Fury X是3923分,差距进一步加大。这个980的分数我没有找到,不过我准备过几天借个980来试试…
AIDA64的GPGPU测试,可以看到HBM在这项里面跑出了逆天的340G/s有效带宽,同时单精度浮点运算能力也达到了7.3TFlops,基本接近理论水平。不过也能看到双精度浮点运算能力只有459G,大约是单精度的1/16,看来AMD终于开窍了,在游戏级核心用放弃了无用的双精度浮点计算单元,获得了能耗比的大幅度提升。
游戏性能测试
首先补一张昨天忘了上的GPUZ截图…GPUZ在更新到了0.84后对于Fiji核心的识别已经很完整了。另外新卡的BIOS都已经支持UEFI,win8的Secure boot和Fast boot也可以正常使用了。
游戏测试我一共选择了4款,分别是Metro 2033、Thief、FarCry 4、DOTA2(主要做功耗测试),随后会更新GTA5的测试成绩。
游戏所有设置均为最高,默认为1080P分辨率,个别游戏使用VSR提升到1440P进行测试,(不知道为什么,VSR分辨率最高只到3200X1800,没有4K分辨率的选项…等GTA5下好了我换个显示器试试看)另外Thief默认是窗口化的,分辨率不可调,也不知道是多少,反正不是很高也就720P水平…于是专门加入了VSR测试。 测试中可以看到,对于DX11时代的游戏,基本上Fury都能够毫无压力的运行,不过由于没有横向对比,这个成绩看起来没啥意思,总之拿到卡效果都拉满就对了,在驱动里锁定最大帧60,可以获得非常好的能耗比。这里需要注意的是DOTA2的FPS最高是120。稍后我会更新和GTX980的对比,敬请期待。
Mantle对于低CPU负载的应用提升非常明显,不过也会提升一些功耗,看来DX12中这些游戏的成绩我得重新考量了。
温度和功耗测试
需要注意的是,由于我使用了开放平台进行测试,因此温度可能不具有可比性,测试时室温25摄氏度。
待机温度,从28度左右缓慢上升,一般稳定在35度左右,此时的相对噪音为….0
风扇根本就不转的好嘛!!在IDLE状态下,核心仅有300MHz,不过显存不能变频,因此还是500MHz,此时仅靠庞大的散热片和CPU散热器或者机箱风扇就可以完成散热。
测试中抓到的温度,基本上最高也就在60度左右。不过这个是经过了一个测试后第二个测试时候抓到的最高温度,实际上如果从停转状态下开始负载,温度会快速上升,一直到85度才会开启风扇,风扇开启后温度就会迅速下降到60度左右并稳定。温度的阈值可以在驱动面板里设定,默认是85度,对HBM来说不是太安全,建议手动设置到70-75度左右。另外这个风扇转速检测有点问题…停转的时候就显示1800多,稍微转转就7000多,满转直接上万…实际我估计也就满转3000转左右。
至于功耗,在Fury发布的PPT中我就留意了功耗这个问题,因为蓝宝标注的是275W,和Fury X一样,而华硕则标注了220W,达到了GTX980档次。我觉得Fury即使不用测也知道肯定低于275W——Fury X的那个水泵就好几十W出去了,更何况Fury的频率和SP都较Fury X有所缩减。
实际测试中也是这样。X99平台的空载输入功耗在100W左右,CPU AIDA64 FPU满载在180W左右,而我在整个测试中见到的最高功耗也不过390W左右,从来没上过400!这还是输入功耗,算上白金电源的转换效率,轻载92%左右,实际上Fury的功耗确实在200-240W区间内,再配以超过GTX980的性能,可以说Fiji核心的能耗比达到了极大的飞跃,基本已经是最高水平了。
这么一想我更期待降频、完整SP的Fury NANO了…
宿命对决:Fury VS GTX980
今天借到了一张EVGA的GTX980,频率是1126Mhz,boost 1216Mhz,基本是公版频率,拿来和Fury比一比好了
首先是GPUZ的情况:
显存带宽是Fury的一半都不到233333
待机温度,由于EVGA的这个980同样使用了风扇停转策略,所以在待机下温度也会比较高,而且980的散热器规模远不如Tri-X的(不过卡也更短),因此待机温度稳定到了45度左右。
满载温度同样更高,达到了73度,看来GTX980的发热也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好...
接下来是3Dmark,Firestrike相比Fury落后大约10%。
Extreme更多,达到了12%。
4K下的Ultra是Fury的强项,这一项领先多达20%!
做个表格看的更明显一些:
| Firestrike | Firestrike E | Firestrike U | Fury | 13042 | 6887 | 3747 | GTX980 | 11852 | 6099 | 3116 | | | | | different | 110.04% | 112.92% | 120.25% |
实际游戏测试,还是那些,其中去掉了Mantle的测试(980不支持):
可以看出,在DX11下,Fury基本完胜GTX980,最多的领先幅度达到了15%之多,而在Thief下,性能差距不小,但是开启了Mantle后又轻松大幅度超过。
而在开启了VSR/DSR提升到2560*1440分辨率下,DX11模式直接实现了反超,Mantle则进一步拉大了领先幅度。
最神奇的是NVIDIA的DSR竟然不支持DOTA2这样的轻负载游戏...果然玩DOTA2还是需要A卡...
功耗对比,可以看出GTX980相对于Fury在功耗控制上还是有一些优势的,不过性能和温度上都不占优,功耗最大时能差80W左右,游戏时的功耗差距在20%的样子,和性能差距基本保持同步。
总结
Fury X一开始定下的目标是打败GTX980 ti,可惜从最后的结果来看仅仅算是勉强战平。而Fury则完美的完成了打败GTX980的任务,尤其是在重负载如VSR或4K下,性能领先优势更加明显。
从前高热高功耗的A卡不存在了,R300年代那样的高效率低发热的A卡回来了!
虽然Fiji是一个大核心,但是我觉得依然可以像小核心一样好玩:Cost-Down版本相对于旗舰,性能损失很小,但是价格差距很大——据称蓝宝Fury Tri-X的价格在4000元出头,相对于同价格的GTX980,性价比优势极为明显,并且新卡仍然有进一步降价的可能。
AMD的旗舰显卡憋了三代高温高耗低能的名头,终于要在Fiji这一代被甩掉了..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