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上注册加入红色小队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社区。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立即注册
x
写在前面的话 2015年夏天,AMD/ATI发布了Radeon R9 Fury系列显卡。沉寂了15年的名号,重出江湖。在Fury重现江湖之际,作为一个老牌A粉,想回忆一下这15年都发生了什么,围绕着这15年中的各个ATI和AMD的显卡,又发生了哪些故事,忍不住和大家分享一下,也算是一份纪念。 1999年末-2000年初——曙光女神的折戟 2000年春天,ATI(Array Technology Industry)发布了其历史上第一个双芯显卡——Rage Fury Maxx。作为之前颇受好评的Rage 128 Pro的升级版,Fury Maxx被寄予厚望,以期能在百花齐放的显卡市场中增加一些存在感。 那时候显卡市场还没有现在这么简单,现在的老大Intel刚刚推出了i810芯片组,其内部集成了i752,作为日后庞大的集成显卡家族的开端;而NV刚刚发布划时代的GeForce 256,风头一时无两;专业市场则是Matrox G400系列的天下,双头输出在当时可是时髦玩意儿,3D Labs也不可小觑;另外还有S3的Savage系列和Trident的显卡也很时髦…当时的王者,则是危机四伏的3dfx,Voodoo 3。 作为首个引入多显卡工作的Voodoo3,其SLI渲染使得技术上并不先进的Voodoo3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性能。也许是受到了3dfx的启发,ATI也采用了类似的AFR——交替帧渲染技术,将两块Rage 128 Pro集成到了一块PCB上,各自拥有32MB的显存,通过一个AGP 4X与CPU通信,通过这样的方法可以达成500M的理论像素填充率。被寄予厚望的Rage 128 Pro双芯版最后被叫做Rage Fury Maxx,曙光女神、复仇女神。 然而希望越大,失望越大。由于技术上的不成熟,加上本身Rage也不是为了多核心协同而设计的核心,再搭配糟糕的驱动,成本极高的Rage FuryMaxx成为了一个失败的产品,性能上远远不是GeForce 256的对手,很多时候只能有一个核心工作(这个问题这么多年了都没有妥善解决,放在15年前是什么情况可想而知),使得Rage Fury Maxx成为了最短命的旗舰。 好在虽然曙光女神陨落了,但是她的继任者却一鸣惊人,揭开了持续15年的旷世大战的序幕。 2000年——惊镭现世 T&L(硬件光影转换)带来了全新一代的显示芯片,NV称之为GPU(Graphics Processing Unit),而ATI虽然步伐慢了一点,不过也好歹赶上了脚步,于2000年春季隆重发布了新一代显示芯片Radeon 256,代号R100,称之为VPU(Visual Processing Unit)。 (这个还是比较古老的QFP封装显存版本) Radeon 256使用了0.18微米工艺,集成了3000万个晶体管,128bit 64MB GDDR显存,这在当时都是非常先进的,尤其是显存技术,是首个使用DDR显存的显卡,似乎ATI一直在这方面走在前列。Radeon 256的名字显然是在“致敬”GeForce,256的代号虽然有点差点意思,但是Radeon的名号却打响了,ATI和NV开始了常年单挑。 Radeon 256的性能虽然没有达到最强,但是“画质好”这个评价却是公认的,彼时关于NV“傻快”和ATI“画质好”到底如何取舍的争论想必不少老玩家都参与过。ATI在画质上不断微调进步,一直处于上风,NV则是用画质换性能,使得不少用户颇有微词。 2001年——乘着API的东风 这一年,ATI和微软勾勾搭搭,搞出了DirectX 8,并推出了完整支持DirectX 8.1的性能之王Radeon 8500,代号R200。 虽然当时NV抢先发布了支持DX8的GeForce3,但是8500一出来,顿时傻眼了:不仅性能上输了一截,API支持上也落后不少。GF3支持的PS和VS仅仅是1.1版本,而8500则直接支持到了1.4——要知道后来发布的GF4 Ti系列也不过支持到PS1.3,足见当时ATI的前瞻性。 8500的发布,使得ATI首次拿下了性能王者的地位,并且带领API一路向前长达3年。随着8500的发布,ATI启用了7000系列编号,原来的Radeon256改名叫Radeon 7200,Radeon 256的阉割版Radeon VE改名Radeon 7000,甚至后来8500的轻微降频版本8500LE都改名叫R9100了。 对了,8500还有一个趣事,也不知道当时设计名字的某位是脑壳坏掉了还是故意恶搞,还是某些商家的行为,总之8500的cost down版本除了降频的8500LE/9100之外,还出了个丧心病狂的阉割版Radeon 8500LELE——就不能好好起个名字么!! 此时ATI的产品线才算是补充完整,高端由8500坐镇,吊打GeForce 3,后来NV不得不出了个高频的GeForce 3 Ti 500应对;中高端由8500LE坐镇,仅仅是轻微降频了而已,简直良心到爆(侧面也反映了当时ATI的产品匮乏),毫无压力的对阵GeForce 3 Ti 200;中端则是R100加上R200部分设计理念的优化版本RV200——Radeon 7500,性能上大致和GF2 GTS系列差不多;再低一些就是老将Radeon 7200对阵GF2 MX400,规格上领先不少,但是市场上就一般了;最低则是Radeon 7000,对阵MX200和TNT2系列。 2002年——永远的旗舰 这一年,ATI历史上最重要、最成功、最有纪念意义…的核心之一R300出世了。由于在R200年代尝到了API跑步前进的甜头,这次ATI继续抱紧M$这条大腿,共同推出DirectX9规范,配套的显卡就是万众瞩目的Radeon 9700 Pro。 (当时原厂版9700Pro包装,还有那个经典的三头犬LOGO) 看起来非常朴素的R9700显卡中,蕴藏着一个强大的核心——1.07亿晶体管,8条PS管线,4条VS管线,256bit显存控制器,AGP8X接口。这是首个1亿晶体管的核心,也是首个支持DX9的核心。 在性能上,9700轻松吊打当时NV的旗舰GF4Ti 4600,这是ATI全面压制NV的几年,不论是从产品规格还是性能上,完全让NV无法招架,即便是新如NV26,也只支持到了PS1.3,连旧核心R200都不如,更别提R300了,就算拿出了AGP 8X版本的GF4Ti 4800也无法应对,最终仓促上马了一个怪物,GeForce FX 5800 Ultra。 即使是面对抽风机散热、1Ghz DDR2显存、晚了近半年发布的NV30,R300也完全不落下风,更尴尬的是FX系列的DX9支持完全就是个半成品,跑跑3DMark 03出出分还凑合,实际游戏中干脆都认成了DX8.1。说到这里就要提到另一个划时代的东西了——Half-Life 2,HL2作为ATI为R300系列量身打造的官方搭配游戏(R300发售前后就开始加入DX9特效,2003年E3首次公布,额当然最后跳票到了2004年),自然是针对DX9做足了优化,当时的画面效果放到今天也会觉得震撼,更不要说逼真的Havok物理引擎效果了,而这个游戏R300全系都跑的非常流畅,FX系DX8模式跑跑还行,不过画质差了非常多,而强制DX9模式的话,则是错误百出——倒不是Valve故意劣化FX系列或者是ATI加了什么特效,实在是NV3X的DX9支持完全就是个半成品,只能说是“支持DX9的DX8显卡”而已。 (后来ATI展开了一系列买卡送HL2的活动) R300系列的衍生型号也不少,除了最高端的Radeon 9700 Pro外,还有良心降频版Radeon 9700(放到今天,降频算个毛啊);屏蔽了一半显存和位宽,保持了完整核心的良心Radeon 9500 Pro(不砍核心这个好传统在HD4850之后也再也见不到了),良心之处在于Radeon 9500 Pro的128MB版本由于物理限制,实际就是八颗16MB 32bit MBGA封装的显存,256bit带宽就乖乖的躺在那里等你开发,只消刷上一个9700的BIOS,就有机会摇身一变成为价格贵一倍的Radeon 9700,个别体质好的超超就成了显存频率稍低的R9700 Pro,简直良心到爆;即便是更低端的R9500,也依然是完整的8管线设计。中低端则推出了R200核心的优化缩减版RV250,砍掉了一个VS单元,提升了频率,大幅降低了成本同时保持了不错的性能,替换掉了成本偏高的R8500LE/9100,就是R9000系列,这个系列建树不多,但是其后续改款却很成功,那就是9200系列,我们后面讲到。 2003年——继续统治 在性能上大暴死的NV30之后,NV匆匆改进了设计,推出了务实了很多的GeForce 5900 Ultra,NV35系列,算是在性能上找回了一点面子,但是依然没有改掉“支持DX9的DX8显卡”的设计,ATI此时轻描淡写的微调了R300核心,优化了工艺,依然使用成熟的0.15微米,配以略略加强的小小散热器,手指尖轻轻挑了挑频率,诞生了Radeon 9800 Pro,就轻松的把0.13微米、虽然改进了但是依然巨大的NV35按在了地上。 说起来R350相对于R300的改进几乎没有,倒是在内存控制器上留了个口子,后期ATI闲得无聊出了一个DDR2、256MB显存的试水版本,频率仅仅从等效680提升到了700MHz,就热到需要散热片了,并且成本大幅度增加,性能也不理想,于是下一代继续换回了GDDR。说起来双数代的显存似乎都相当悲剧,GDDR2和GDDR4都是毫无存在感,算算GDDR6呼之欲出的时候AMD掐指一算卧槽要跪,果断转向HBM,真是神机妙算哈哈哈哈! (非常少见的Radeon 9800 Pro 256M DDR2版本) GeForce FX 5900 Ultra算是产品本身不出色,但是市场营销非常成功的产品——除了旗舰5900 Ultra之外,NV35的衍生产品非常之多,包括了降频版本5900、5900 XT、5900 ZT,还有阉割版本5900 SE,另外还有PCIE转接的PCX5900系列,尤其是XT和ZT,占据了大量中高端市场份额,ATI不得不拿出奇怪的9800SE来应对。 9800SE据称是当时专供巨大的中国市场的,同样分为两个版本,一个是阉割了管线和位宽的9800SE标准版,没记错的话当时定价是1299送一个罗技鼠标;另一个是仅阉割了管线但是保持了256bit位宽的9800SE黄金版,定价是1999送鼠标。单从默认的价格上来看,SE系列毫无优势,标准版由于核心大频率低打不过近似规格的R9600,黄金版更是只有R9600Pro的性能但是价格又贵出很多,奥秘就在“开核”上。 9800SE继承了9500 Pro 128MB版本能开核的优良传统,成为真正意义上首个能够开核的显卡。其内部被屏蔽的4条管线有一部分是有瑕疵的,很可能开启了没有效果或者花屏之类的,不过也有30%左右的卡能够完美开核,或是有问题的部分不影响使用,或是干脆就是完整核心屏蔽下来的,毕竟并没有那么多的瑕疵核心供9800SE使用。9800SE黄金版的开核成功率要稍高一点,不过依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多。 神奇9800SE使得ATI在中端市场上迅速收回了不少失去的市场份额,不过也使得真正的中端核心RV350变得十分尴尬,相对于良心的Radeon 9500,Radeon 9600就显得没有那么良心:ATI全新设计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首个中端核心,其大约保留了R300一半的实力,拥有4条管线和128bit显存控制器,由于缩小了核心并使用了0.13微米工艺,使得Radeon 9600 Pro能够跑在400Mhz的高频上,算是找回了一点性能水平,大致上和Radeon 9500 Pro差不多甚至稍高一点,但是成本可就差的太多了。 而低端市场,则是增加了AGP 8X支持的Radeon 9000,摇身一变成了RV280,Radeon 9200系列,看起来似乎比9100还要厉害的样子,实际上性能还要弱一点。但是9200系列是一个噱头十足的核心,DX8.1完整支持、AGP 8X支持,其阉割版本64bit显存的9200SE做到了399元,相对于GF系列只能买到DX7支持的MX400或者GF4 MX440,性能上虽然输了MX440一点但是新技术支持上可是天差地别,一度让ATI占领了低端市场舆论上的制高点,直到MX440-8X的大量铺货才有所收敛。唉,当时ATI的市场部和现在某A企市场部的战斗力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。 (9800XT相对于9800Pro并没有什么技术上的大改进) 在FX 5900Ultra性能不济的情况下,NV又丧心病狂的祭出了FX 5800 Ultra的巨大散热器FX Flow,安装到了超冒烟的NV35上,就诞生了失败的NV3X世代末代旗舰GeForce FX 5950 Ultra。而ATI继续轻描淡写的提升了一下R350的频率,既然你超冒烟了那我也超超好了,换了个大型散热器,但是依然是单槽,于是Radeon9800XT,R380诞生了,就这样继续把NV打的满地找牙… 无甚改进的R380其实并没有什么可说的,倒是评价一般的中端核心RV350有了一个不小的改进,在新的RV360核心中,ATI首次尝试了Low-K技术,使核心频率暴涨了25%,同时功耗基本没有变化,这就是昙花一现的Radeon 9600XT。为什么说是昙花一现呢,因为在2004年的时候,所有、所有的中低端市场,几乎都被RV360核心的一款衍生品占领了。 2004年——一个横扫中低端的传奇 或许是R300的过于成功使得ATI有点飘飘然了,后续的Loki-R420在DX9的支持上并没有大的提升,仅仅是小步跃进到DX9.0b,性能上也无甚亮点,对阵NV卧薪尝胆拿出来的NV40也是性能到规格上各种落败,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…最后不得不拿出一个奇怪的X800 XT Platinum Edition救场,可惜效果并不好。 ATI虽然信心满满的将X800 XT PE管线扩充了近一倍,达到了16 PS,6VS的规模,但是晶体管上涨并不多,只有1.6亿,仍然使用了0.13微米的工艺,搭配256bit 256M显存,可见R420核心的创新点并不多,甚至中低端直接套用马甲,原生PCIE的X600和X300都是从RV350核心沿袭而来,从它们的代号RV380和RV370上就能看出。尽管很快ATI就发布了原生PCIE版本的R423,不过增加了接口带宽仍然不能拯救性能的落后,使得X800系列变得非常尴尬。针对NV发布的代言人Nalu,ATI也发布了自己的代言人Ruby,虽然是有点英姿飒爽的感觉不过同为亚洲老板为啥Nalu看起来就顺眼不少… 花开两朵,各表一枝。虽然ATI在高端市场上摔了个大跟头,从性能王座上摔了下来。不过在低端市场上,ATI中国区拿出了Radeon 9550,一个用RV350/360核心冲击中低端市场的产品,其规格依然保持了一贯的良心策略——基本就是完整的9600降频到250Mhz,并在BIOS中锁定了频率,这种小手段对于那时的玩家根本就不叫事,等于六折买了一个R9600。 9550的规格放在当时的市场上来看,基本上没有对手:往下是性能贫弱的FX5200,同档次的FX5600XT也完全不够看,刷成9600后单挑FX5700LE甚至FX5700也不在话下,后期还有使用RV360核心配合2.8ns MBGA GDDR显存,直接拿回来刷个BIOS就摇身一变成了曾经1500元的R9600XT,性价比高的简直没话说,全面覆盖499-1499的市场。再后来,RV360核心都开始缺货了,不少商家甚至把笔记本用的Mobility Radeon 9600改装一下就拿到台式机上,从来都是台式机的显卡到笔记本上,笔记本的显卡倒挂到台式机上的,恐怕是开天辟地头一回了。 低端市场红红火火,更加衬托出中端市场的乏力了。再加上时值显卡的接口由AGP向PCIE转换阶段,AGP接口的9550已经不能担当重任,性能上也渐渐显出老态,毕竟频率再高,面对中端定位却有8管线的6600,也是毫无胜算的,更何况本身6600也很能超。至于所谓新一代的X600,更是一个笑话。终于在X800发布数个月后,ATI拿出了真正的新一代中端核心RV410,总算是在6600系列那里找回了一点份额。 X700核心的规格终于有了点中端产品的样子:8PS,6VS,仅仅是将旗舰的像素管线减半而顶点管线愣是没动,并且首次在中端显卡上使用了GDDR3显存,更为厚道的是三个版本的核心频率相差很小,XT是475Mhz,Pro是425Mhz,Standard是400Mhz,区别仅仅在显存上:XT是1050Mhz,Pro是864Mhz,standard是700Mhz,然而X700全线都配备了GDDR3,而GDDR3最低频率都是2.2ns也就是900Mhz的……也就是说只要是正常不缩水的PCB,基本上每一个X700都能变成X700Pro,记得当时X700系列的宣传语就是:唯一杀到千元价位的DDR3显存显卡。 (再凶恶也打不过美人鱼) NVIDIA卧薪尝胆带来的GeForce 6800 Ultra除了终于赢下性能桂冠,API领跑之外,还带来了当年3dfx的遗产——SLI,虽然此SLI非彼SLI,但是对于玩家的诱惑却是同样的,再加上后来NV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看着厂商们开放6600的SLI,更是彻底把ATI中端市场进一步挤压,毕竟再没有比6600 SLI更平滑的升级曲线了。ATI见状也匆匆赶工,推出了工艺强化版R420核心——R480,强行将X850XT PE的核心频率推上了540Mhz的高位,不得不也启用了当年NV的5800Ultra那个被嘲讽来嘲讽去的吹风机散热,同时推出了Crossfire技术,也加入了双卡支持。不过CF需要特别的CF版X850XT支持,还要用特别的数据线和接口,渲染方式上也只有AFR,和N年前3dfx的实现方式上没有什么大的升级,一看就是凑出来的产品。为了单独支持老旧的AGP,还专门开发了个R481版本,后来看到NV使用原生PCIE+转接芯片的方案非常成功,又赶出来一个PCIE到AGP的逆转接芯片,远不如NV的双向转接方便,R481也迅速停产。于是X850系列也是一代短命的旗舰,要不是CF的首次出现,可能不少人都把它遗忘了,呜呼哀哉! (最终,ATI也用上了吹风机) 2005年——迷茫中前进 转眼来到了2005年。年初,ATI终于发布了R420核心的终极版本,使用0.11微米工艺的X800 XL,这次直接砍掉了AGP支持,使得芯片功耗降低,成本也随之下降,此时PCIE也基本完成了市场的占领,总算是凭借低成本的R430挽回了一点面子。 X800时代的产品策略混乱还带来了另一个副产品,史上型号最多的旗舰核心。从上到下依次是X800XT PE(R420和R423)、X800 XT(R420和R423)、X800 XL(R430)、X800(R420、R423、R430)、X800 GTO(R420、R423、R430甚至还有R480,另外这个GTO是什么鬼我一直没搞明白)、X800 GT(R480为主)、X800SE(R420为主),算上不同核心,X800系列林林总总多达数十款型号,虽然不少型号都是能够顺利开核实现性价比大跃升,市场上的表现也很不错,但是复杂的型号也打乱了ATI自己的部署,阻碍了市场的推广,同时也使ATI元气大伤,为日后的被收购埋下了伏笔。 R400时代另一个昏招是推出了X550系列。9550在市场上的成功同样使得ATI有点飘飘然,认为再推出一个PCIE时代的9550,依然能够获得成功。结果ATI真的是仅仅把RV350 PCIE化变成X600的降频版X550——这时中端产品已经完成了8管线的进化,自家的X700也都是8管线,X600早已沦为低端,此时再推出一个X600的降频版根本没有多少人关注,所谓的性价比优势也已不复存在。NV此时只轻描淡写地推出了同为4管线但支持SLI的6600LE就把X550打趴下了,6600LE不仅多一条VS管线,还有SLI支持,可升级性更好,另外支持的API也高了半个级别,换句话说X550连6200都打不过。 R400时代的失败,让ATI颇有些手足无措,同时也结结实实感受到了NV当年API落后带来的憋屈。于是奋起直追,推出了代号为Fudo-R520的X1800系列。 (这次直接把Ruby引到卡上了,比之前那些猛兽顺眼多了) X1800系列算是X800系列的DX补完版,PS管线仍是16个,VS管线略微加强了一些到了8个,升级了核心效率以及API支持,总算是达到了平均水平。核心和显存频率得益于全新90nm工艺,提升到了625Mhz和750Mhz,晶体管数也翻了一倍达到了3.21亿,一切看来都很美好,可问题是,它的对手是拥有24个PS管线的7800GTX。 X1800凭借新制程带来的高频率勉强和7800GTX 256M战平,而NV这边早有准备,迅速放出了频率大幅提升的7800GTX 512M,轻松卫冕性能王座。 R420、R520两代的小步前进,让人们疑惑从前不断创新的ATI哪里去了。其实,最大变革的GPU核心正是诞生在这一年。为了给微软这个土豪的XBOX 360订制显卡,ATI拿出了秘密武器——统一流水线架构的R500。R500又名C1,集成了大约2.56亿个晶体管(一说3.37亿,即核心2.32亿+eDRAM 1.05亿),使用90纳米工艺制造,其中包括48条统一渲染流水线以及10MB的eDRAM缓存,设计理念相当先进:先不提提前对手一年多的统一渲染架构,那个eDRAM也是相当的逆天,在当时就能跑出高达256G的带宽,和今天的HBM显存有异曲同工之妙(想想在R9 Fury发布会上HBM之父Bryan Black提到HBM的研发历史十余年,也许就是从这时候就开始了)。如此逆天的规格到最后又却被ATI雪藏,盲目乐观地连续推出了R520和R580两代传统架构核心,最终令人唏嘘的离去,留下了个半成品R600。 (上半部分结束) (红色小队论坛版权所有,转载请联系) |